天心阁
您的位置: 首页>> 景点介绍>> 天心阁

天心阁位于湖南省会长沙城市的中心,是以天心古阁和古城墙为主要景点的历史名胜,自明代以来,天心阁被视为古城长沙的标志,素有“潇湘古阁,秦汉名城”之美誉。

雄踞于古城墙垣之上的天心阁,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史料中最早有记载的是明万历41年(公元1613年)善化县知县唐源的《分地方申详》一文和明崇祯年间俞仪的《天心阁眺望》一诗,距今近500年的历史。 天心阁历朝历代为官民所重,不同时期均有修茸。明末时阁楼为一层,清乾隆年间修建为两层,嘉庆年间加建为三层,至民国初期

1.jpg

(1924年),当局将年久失修的天心阁全面修缮加固,并在阁楼的左右两侧仿照北京文澜阁的规制,增建二轩(南轩和北轩),气势尤显壮观,后毁于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夕大火”。现天心阁为1983年在原址重建,仿明清建筑风格,主阁楼三层,高14.6米;南、北各有两个附阁(南屏、北拱)高10米;主阁和附阁之间以廊连接,其势雄伟壮观、气度恢弘。


天心阁原名“天星阁”,其名源于明代盛传的“星野”之说,按星宿分野,“天星阁”正对应天上“长沙星”而得名,因此这里曾是古人观测星象、祭祀天神之所,加之古阁位于古城长沙地势最高的龙伏山颠,被古人视为呈吉祥之兆的风水宝地,人们多愿在此祈福消灾、强世兴家。清乾隆年间,随着城南书院迁址天心阁城墙下,天心古阁曾作为与城南书院相对应的文化祭祀场所,阁中供奉有文昌帝君和奎星两尊神像,以保长沙文运昌盛,旧时前来拜祭的人络绎不绝,文人墨客也常登阁远眺、吟诗作赋。清代大学者黄兆梅一首“四面云山皆入眼,万家烟火总关心”已成为千古绝唱,而明代李东阳的“水陆洲洲系舟,舟动洲不动;天心阁阁栖鸽,鸽飞阁不飞”绝妙佳联至今仍被广为传颂。天心阁下的古城墙始建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为长沙王吴芮所筑,距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长沙守御指挥使邱广修复加固,其长为8.5公里,呈南北长、东西窄条状,共设九座城门,大大增强了长沙城池的防御能力。后至1924年原国民政府修筑环城马路,仅保留天心阁这段古城墙,其长251米,高13.4米,存南、北两月城,是我国古代城防工事现存实例中极为罕见的,对研究古代军事城市防御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是古城长沙为数不多的文化载体和历史遗址。

天心阁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