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天心文苑>> 古阁史话
天心阁阁楼简史
发布日期:2021-03-25

天心阁阁楼简史

明清时期:

今发现有关天心阁的最早记载是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善化县(今属长沙市)知县唐源在《分地方申详》中记载:“善化所辖城内之地……南抵天星阁”。按此推断,天心阁的历史至今已有600多年了。其处于长沙龙脉的龙伏山山巅之上,有上观星相下镇风水之功能。有星野之说和龙脉之说。

清初著名学者李文炤(1667—1731)有《七跂》诗云:“何求主人,与客日登高。游长沙之城,憩天星之阁。”

清前期诗人熊祖熊写有《天心阁四景》四首,描绘天心阁胜景。

清前期善化廪生俞仪作有《天心阁眺望》诗:

楼高浑似踏虚空,四面云山屏障同。

指点潭州好风景,万家烟雨画图中。

乾隆初期,长沙城东南城头上有天心(又称天星)、文昌两阁,分列左右,今天心阁主阁所在为文昌阁,供有文昌君和魁星相,以保文运昌盛。乾隆中期,因原天心阁废圮,乃重修文昌阁,并冠天心阁之名。

乾隆四十二年(1777),天心阁大修,曾任《四库全书》总阅官的大学者李汪度出任湖南学政,作《重修天心阁记》,记云:“会城东南隅,地脉隆起,崇垣跨其脊……冈形演迤,遥与岳麓对,上建天心、文昌二阁以振其势,后乃额天心于文昌,而省其一焉。” 天心阁段城墙天心阁正好建在龙伏山的山脊之上,上应天心,下镇风水,气势磅礴。龙伏山为西北至东南走向,纵贯长沙老城,是长沙的风水宝地。此后,天心阁一直被视为古城长沙的标志,为官民所器重。

清代至民国时期,天心阁作为省城长沙名胜之地,是文人学者常来此诗酒文会、登高远望之处,留下不少诗篇。

 

民国时期

1924年天心阁处辟为公园,将旧阁修复,并于阁两侧仿北京文澜阁增建二阁,以游廊连接。1928年又予以重建,更加巍峨。1932年后市政府又在天心阁下辟建儿童公园。园中还建有熏风亭,亭中有市长何元文撰写的《熏风亭记》。

1938年11月12日晚的长沙大火中,天心阁化为一片灰烬。直至新中国建立以后,长沙市人民政府将此处建为公园。

 

新中国成立后:

1983年在旧址重建天心古阁,1984年12月竣工,终于恢复了古阁的雄姿旧貌。

历代天心阁修葺情况:

1.乾隆四十二年(1777),湖南巡抚觉罗敦福在修复城南书院的同时,对天心阁进行一次重修,事毕,邀请李汪度撰写《重修天心阁记》。

2.嘉庆十八年(1813),城南书院山长罗畸等捐款重修天心阁。

3.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奔袭长沙,昼夜轰城,对城墙与天心阁造成严重损毁。咸丰三年(1853),湖南巡抚骆秉章下令修复城墙与天心阁,并在阁之左右加设炮台九座,并派重兵把守。此次修复工费为全城之最。

4.咸丰十一年(1861),湖南巡抚毛鸿宾对城墙与天心阁进行了一次全面修葺。

5.同治三年(1864),湖南巡抚恽世临重建天心阁并重垒阁下城墙,将阁下城墙顶面地盘扩大七丈多,新建阁楼宽度比原来增加一倍,高度达五丈,同时新建了走廊与扶栏,阁下内城建口岸四级。

6.同治四年(1865),湖南巡抚李翰瀚章对天心阁进行了一次精心修葺,历时五个多月,耗费十五万余文(包括1861年的修葺与1864年的新建)。同年十月,郭崑焘应邀撰书《修天心阁记》并刻石,现有拓片藏湖南省博物馆。

7.同治八年(1869),湖南巡抚刘崐对天心阁进行全面修葺。在主阁前建两层副楼,副楼前开有一条南北向通道,通道靠城墙边沿上建有石护栏。副楼南北两端建高大的垛墙,全部建筑占据城墙上的地盘。

8.光绪三十一年(1905),湖南巡抚端方对天心阁进行大修。

9. 民国十三年(1924),长沙古城墙拆除完毕,在市政公所总理曹典球等人的极力主张之下,保留了天心阁这一段城墙及古阁楼。省长赵恒惕令警察厅长刘武为首,将天心阁及阁下城墙修葺完好,并仿照北京文渊阁增建二轩,接以复道。

10.民国十五年(1926)唐生智主湘时决定将天心阁重建为主附三阁,刚建到阁墩,因省府连番改组,无暇顾及此事,遂至资费不济,工停事废。

11.民国十七年(1928),宁乡人鲁岱接任市政筹备处长,呈请省府拨款六千元,完成了天心阁重建。重建的天心阁,三阁鼎峙,矗立天空,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别有一番新气象。阁之南北两端,以旧城垣为引道,中嵌石磴,左右护以白石栏杆。

12.民国二十一年(1932),何元文(1933年出任长沙市首任市长),在天心阁之北建“儿童健康公园”,首先对天心阁进行了一番修葺,在北向园内建了一些儿童游乐设施,并建熏风亭。

13.民国二十七年(1938)“文夕大火”,天心阁付之一炬。火后,在废墟上建防御工事和防空设施。

14.公元1983年,长沙市政府重建天心阁,工程历时一年九个月,耗资104.8万元,于次年12月1日竣工开放。阁楼由一主两附组成,主阁三层,高17.5米,附阁二层,高10米。黄瓦朱楹,飞檐翘角,雄伟壮丽。南北附阁与主阁之间接以通廊,两通廊横轴线向前弱成合抱之势,高空俯瞰,如鸟张翼,势欲腾空。

  

长沙城池简史

 

在长沙这一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20-15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先民生息繁衍。至春秋时期,长沙便被纳入楚国版图。战国时期,长沙就有城邑,并为楚南重镇。

根据考古专家对大量发掘出土资料的判断,战国时期长沙城的位置和范围是:东在黄兴路和蔡锷路(今名,下同)之间,南到坡子街一带,西临下河街,北在五一路与中山路之间,这一范围东西长700余米,南北宽约600米,与后来的长沙城相比,真可谓是“弹丸之地”。

从战国至今,长沙建城邑已有2400年左右的历史。2000多年以来,长沙的中心位置一直没有移动,只是在旧城的基础上不断地改造,不断拓展。

西汉初年, 番阳令吴芮被封为长沙王。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封立长沙国,原秦朝长沙郡治“湘县”改称为“临湘县”,故称长沙国的都城为“临湘故城”。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其“湘水”篇中说:“汉高祖五年以封吴芮为长沙王,是城即芮筑也。”吴芮修筑的土城,南城墙约在今樊西巷稍南;北城墙在五一路与中山路之间;东至东庆街、东正街,东北角到小吴门附近;西滨湘江,西北角到了大西门,略成正方形,面积约1.5平方公里。西正对贾谊故居,位置在今五一大道至司门口之间。l987年五一广场地下挖掘发现的巨大夯土台基,证实为汉代遗存。湘江西岸三汊矶的三石戍城(古营寨堡垒)至今留有土城遗迹,估计至迟不晚于西汉初年。

隋唐时期,长沙城垣外四周绕有水面宽阔的护城河,河上有桥梁,城墙辟有多座城门,城垣东至小吴门、浏阳门,南至南门口,西沿大小西门附近,北为司马桥、戥子桥、活元桥以南。今青少年宫后的六堆子即为唐代北门长乐门的遗址,司马桥、戥子桥诸桥为跨越护城河的桥梁。在今碧湘街与西湖路之间辟有碧湘门;今天心阁下东城墙在浏城桥至天心阁一线山脉龙伏山以西,从城北的戥子桥经顺星桥往南经落星田、古稻田直至天心阁西北方向的高码头,是当年东城墙外护城河的流经之处。东城墙上辟有浏阳与醴陵两座城门,当时的浏阳门在今浏正街与都正街相交处往北经落星田至小吴门之间。

宋代之前的五代,长沙为马楚王朝的都城,北城墙已扩至今开福寺以南湘雅路一帯,后因兵毁。北宋时长沙城围曾达“二十二里九步”。由于战事频繁,土城墙屡遭损毁,南宋绍兴二年(1132),湖南安抚使兼潭州知州李纲着手修复城垣,以长沙城太大,难于守备为由,奏请将城垣截去三分之一。次年接任的折彦质又奏请此事,后直至景定元年(1260),向士璧任湖南安抚使兼潭州知州时,这个截城三分之一的工程才得以完成,即北城墙移建至今湘春路一线,长沙的城围便缩小到了“十四里有奇”,基本接近明清城垣。民国初,拆除旧城垣时在兴汉门城墙内发现宋代向士璧题写的“云阳门”青石门额。至此,长沙城垣的格局最终完全确定,其范围南止城南路,北止湘春路,东枕龙伏山,西临湘江。整个城市负山面江,直到民国初年拆除城墙时止,虽屡经兴废,但其范围却并无改变。由此可知:长沙古代土城墙扩建到现天心阁处,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长沙的土城池,经历了数次残酷的战争磨难,城池严重毁损。在明代以前,三国初期,便有吴蜀的长沙之争、南北朝时的二萧长沙之战、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兵的破城屠城。南宋末德祐元年(1275)元军南下攻打长沙城,时任湖南安抚使兼潭州知州的李芾(衡阳人)动员全城军民,苦守土城墙3个月,弹尽粮绝,援军不至。城破在即,与李芾一道守城的受聘参谋尹谷(长沙人,岳麓书院老师)领全家举火自焚。李芾感叹不已,令部将沈忠处死自家老少,然后自刎而死。沈忠也效法李芾殉难。在潭州保卫战中英勇无畏的几百名岳麓书院的学生,城破后大多自杀殉国,守城功臣安抚使参议杨霆(衡阳人)也举家殉难,许多老百姓也坚强不屈,誓死不当元军俘虏。史料称:“多举家自尽,城无虚井,缢林木者,累累相比”,何其悲壮!

元军破长沙,城池夷平,但剩颓垣残壁。明初,各地方政权为了守好一方土地的平安,纷纷加修加固城墙,以防止外来侵扰和加强城内治安。长沙在明洪武五年(1372)也展开了大规模的城垣修整工作。长沙守御指挥使邱广,以砖石对土城墙进行全面改造。城基全部用整块石条砌到8尺高,石基以上到女墙顶部均用特大青砖砌成,使之上下完固。其时城墙砖由长沙府12县州负责烧制,今发现烧刻在城墙砖上最早的纪年为“洪武七年八月”,有的城墙砖上还烧刻有窑户和监制官员的姓名,如“长沙府礼(醴)陵县提调官陈褔”等。修整后的长沙城墙,从基脚到顶部有2丈4尺高,周长2639丈5尺(明代一营造丈等于3.2米,故折合8446.4米),计14里有奇,广(东西宽)五里,袤(南北长)十里。城墙上设有4679个雉堞,雉堞高2尺。城西向据湘江天险,其余三向绕以人工护城河,护城河由城南的西湖桥引湘江水经南向黄道门,东向浏阳门、小吴门,北向新开门、湘春门,绕长沙南、东、北三方后返入湘江。河深、宽各6.5米,每处城门外均设有吊桥,早晚定时启闭。这次城墙的大规模修整,耗资巨大,在长沙城建历史上是一项空前伟大的工程。

这次修缮后的长沙城池,共设城门9座,其中东2门:浏阳门、小吴门;南1门:即正南门(又名碧湘门、端阳门,后改名黄道门);西4门:德润门(后改称小西门)、临湘门(又称大西门、驿步门)、潮宗门(曾名草场门,后改称草潮门)、通货门(又称通泰门);北2门;湘春门(又称北门)、新开门(辛亥革命后改称兴汉门)。城门深宽均为1丈9尺。城内有东正街、浏正街、南正街、北正街、西正街等正街通向各个城门。各城门上皆建有城楼,还另建有钟楼与鼓楼。另在城墙东南角上建用于瞭望放哨的角楼,此即天心阁之前身。城上设有炮台、炮洞和炮眼。后又在天心阁城内修筑相毗邻的双座瓫城,以作御敌之备。此时的长沙古城的规模比现存的荆州古城大,比西安古城略小,是凤凰黄丝桥古城的数十倍。作为天心阁之基础的古城墙即为明城墙的一段。

明末,长沙战事再起,先有张献忠的大西军攻打长沙,后是清军攻占长沙。守城的长沙府推官蔡道宪宁死不降,被张献忠凌迟处死,后安葬在天心阁下的里仁坡,至今遗迹犹存;接着明朝封疆大吏何腾蛟、堵胤锡与清军在长沙展开了殊死搏战,最后以身殉明。两场大战使古城池再遭毁损。清初又开始新一轮的城池修复工程。首先是总兵徐勇、知府张宏猷于顺治四年(1647)修建加固城池,接下来是经略洪承畴于顺治十一年(1654)拆明吉王府之城砖,加高加厚城墙,至使城池愈加雄峻。然而至康熙十二年(1673)冬,吴三桂叛军占据了长沙城。清廷多次派兵与吴三桂叛军在长沙城下激战,使长沙城池又遭受严重破坏。康熙十八年(1679)正月,清将贝勒察尼围岳州,直逼长沙,叛军弃城而逃,清兵入城。此后,历任长沙官员又对长沙城池进行了多次修建。从清前期算起,至道光中期的180余年的时间里,长沙的古城池得到了不断的增修和加固,至使整个城墙巍然坚固,更加壮丽生色,以至“城池崇屹,甲于他郡”。

自平定吴三桂叛乱后,长沙古城安定了170余年,长沙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城垣屡次修缮,清末又先后增辟了经武门、福星门、太平门、学宫门;加前之九门,共计城门l3座。清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打长沙,城墙被火炮轰击,千疮百孔。之后,湖南巡抚骆秉章、毛鸿宾、恽世临、李瀚章、刘崐等先后重修,天心阁段古城墙着力加固,设炮台9座,并加固瓮城,使古城墙成半环拱式内双城格局。今存城墙上留有这一时期修缮的痕迹,许多城墙砖上烧刻有“咸丰×年重修,窑户×××”等字迹。太平天国事息后,百姓相对安居乐业。坚固雄伟的古城池,被人们视之为赖以生存的心理保障。随着战事渐息,天心阁古城池的军事防御功能也逐渐减弱,登临游览者日益增多。

辛亥革命后,为顺应历史潮流加速经济发展,1914年至l917年及以后陆续拆除明清城垣修建马路,今之建湘路、天心路、城南路、西湖路、湘江路、湘春路等均为旧日城垣所在,仅留天心阁一段险要,作历史古迹,供人凭吊游览。

 

崇烈系列抗战纪念建筑

 

1944年6月18日,长沙沦陷,天心公园一片荒芜颓废之象。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长沙市政府着手修复天心公园。

1946年6月,原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王东原岀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王东原(1899—1997),安徽全椒县南乡赫石镇人,1919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第八期。1922年毕业后,被分发到蚌埠的皖军见习。1923年夏,投奔在湘南的第一师宋鹤庚部,任独立第十团上尉参谋。不久,该团改编为湘军第三十九团,他升为团副。次年春,他升为中校团副,兼任补充大队长。1935年授陆军中将衔。1946—1948年出任湖南省政府主席。任职期间提出了一系列全省经济、交通、文化的现代化建设蓝图,亦有政绩。晚年移居美国,从事著述,有《浮生简述》等行世。

作为当任过第七十三军军长、参加过淞沪会战和长沙会战的抗日将领王东原,对在长沙抗日会战中牺牲的我军将士,特别是第七十三军将士深怀悼念和敬仰之情,遂决定在长沙会战的重要纪念地――天心公园内兴建一组纪念性建筑,以永远悼念在长沙抗日会战中牺牲的将士。这一组纪念性建筑由崇烈塔、崇烈门和崇烈亭组成,当年便落成,对民众开放。三建筑建在从公园北大门至天心阁城墙下的一条直线上,从低到高,一眼望去,蔚为壮观。守望塔等落成之日,王东原亲撰一联深切哀悼抗日阵亡将士,联曰:

忝领师干,几回奏凯几行泪;

为崇功德,一度秋风一瓣香。

其中,崇烈塔建在原天心公园北大门入口后的广场上,市民俗称守望塔、白塔、石狮柱。它全部采用祁阳石作为建筑材料,塔的直径约1.2米,塔底是个正方形的底座,四周筑有围栏。塔身是两级六角形石柱,第一级为六方形,上方的第二级为下大上小的圆柱形,圆柱上端顶着一个圆球,喻意地球,球面雕有民国时的中国地图,球的上方端坐一狮。石狮明眸远望,神态凝重而可亲,好似随时都在俯察着世界的风云动态,日夜守护着中华民族这块土地上芸芸众生的安危。它强烈地表现了中华儿女向往世界和平,同时又不屈外侮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喻意。20世纪60年代,崇烈塔被拆除。2012年,天心阁管理处按照老照片以及“修旧如旧”的修缮原则重建。

崇烈门牌坊位于天心阁景区南侧中轴线崇烈亭北侧,为民国时期修建的牌坊式纪念性建筑。据考证:崇烈门牌坊修建于1946年,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时期长沙三次会战中阵亡的将士,由蒋介石、陈诚、张治中等人带头捐款修建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 2006年按原貌在原址复建。牌坊为三门四柱式建筑,全麻石结构,东西宽8.5米,高5.9米。崇烈门牌坊额坊上有蒋介石亲笔题写的阴刻楷书“崇烈门”,内填绿漆。内联为阴刻行书“气吞胡羯  勇卫山河”,外联为阴刻隶书“犯难而忘其死  所欲有甚于生”对联。 这两副对联对抗战将士们勇于战斗,为保民族气节勇于献身的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2012年,天心阁管理处按照老照片以及“修旧如旧”的修缮原则重建。

崇烈亭位于天心公园南侧中轴线上,为民国时期修建的亭式纪念性建筑。据考证:崇烈亭前身为午炮亭、国耻纪念亭。1916年,为统一全城时间,亭中置黄铜火炮一门,每日正午鸣炮三响以报时。1929年,为纪念济南“五三惨案”遇难同胞,拆除午炮,改建为国耻纪念亭,亭中有水泥绘制的国耻地图一帧,租割失地均涂有鲜明的彩色,以唤起民众爱国热情,该亭后毁于“文夕大火”。1946年,为纪念抗日战争“长沙会战”中阵亡的将士,当时的湖南省国民政府在国耻纪念亭的原址上修建崇烈亭。整座建筑坐南朝北,平面呈方形布局,占地面积39.82平方米。为全麻石结构八角歇山顶,屋面盖栗色筒瓦,翘角飞檐。亭盖由十六根柱子支撑,柱间设斗拱。亭下为白色花岗石台基,四周设围栏,南北两侧设有台阶。南北两侧亭柱上悬挂对联两幅,分别为徐桢立题“百战靖胡尘,精忠争日月辉光,大节壮山河气色;四阿延楚望,长剑指天狼落处,神弦迓甲马来时”及刘世善题“旧事难忘,一声惊午梦;新风振起,万里看朝霞”。